文 | 吉米妈来源丨微信公众号“三个妈妈六个娃”ID:pkumum今年过年比较早,放假也比较早。北京的很多小学,3号就已经考完了。顶多过几天再返个校,就算彻底放了。吉米同学很高兴,他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。呵呵,其实他每天都玩得很痛快。不痛快的一直是我!上初一的小张放得要晚一些,下周才期末考试。前几天,和几个妈妈朋友在一起聊天。孩子上初中的朋友说,到了初中,就没什么快乐日子了,特别是初二以后,紧箍咒一上,孩子每天就得起早贪黑地忙乎。没想到,另一个孩子上高中的朋友接茬说,初中还算好的,等孩子上了高中以后,你就会知道,啥才叫真正的累。妈耶,我一个小一+初一的家长,在旁边听得瑟瑟发抖。不过的确,小张明儿一天要考三门。绝对和小学不是一个学习强度。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,我得好好保重身体,因为苦日子可能还在后头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的孩子,无论是小学,初中还是高中。好像没有谁是特别轻松快乐的。即使是小学生家长,每天也是焦头烂额+一脑袋官司。虽然小学的知识不难,但是把一个无法无天的野猴子,摁下头来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细想一下,这代孩子的童年的确有点惨。他们几乎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卷,而且越往后越卷,越来越卷。古代人考科举,一般是十年寒窗。而现在的孩子差不多要十二年苦读,甚至是15年苦读,才能熬过高考。甭说是孩子,我这个大人都有点厌学了。前些天,和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聊起这个话题。她说每年期末出分后,都有一堆家长带着孩子来找她做咨询。这些年,她接手过很多案例,都是孩子期末没考好,父母骂孩子骂得很凶,一些本身就很脆弱敏感的孩子,被骂后就开始zc。也有很多父母双方都是名校毕业,接受不了孩子学习不好。采取各种鸡娃手段,逼着孩子学,孩子承受不了,最后就抑郁了。甚至有些孩子即使勉强完成了高中学业,考上大学以后,依然觉得活着没意思,人生太苦了,没有继续奋斗的能量和动力。朋友说,这都是因为,前面卷得太狠了。人这一生能量是守恒的,前面透支得太厉害,后面就容易有反噬。所以,她劝我别太卷孩子,人生道路千万条,身心健康第一条。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前几天,我刷到一条视频。视频中,一群医学大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。有人说到,他们心内科有一个大夫,前两天抑郁zs了。大家不禁一阵唏嘘,然后又从成人抑郁聊到孩子抑郁。有医生说,他前几天接了一个急诊。一个五年级的孩子,因为考试没考好。开完家长会以后,被父母批评,转身就tiaolou了。还有人提到,现在中小学生的抑郁发病率也挺高的,还顺便说到了一个数据。我去,那个数据有点惊到我了,真的有这么高么?是不是随口一说的啊?于是,我赶紧去查了一下有关的权威数据。还真被我查到了。2024年7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一个全球健康论坛上说,“我国6到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是17.5%”。还好,还好,没有大佬们说的那么高。不过也不算低了,差不多四五个孩子中,就有一个抑郁。除了中小学生,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太乐观。我记得北大曾对第一批00后新生做过心理普查。结果有30%多的孩子认为,学习没有任何价值,如果可以选择,这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。甚至有人觉得整个人生都没什么意义,活着没啥意思。这可是考上北大的孩子啊。他们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拼到金子塔的塔尖,但依然会厌恶学习,得空心病。所以,我那个心理咨询师朋友说得对。人生幸福与否,其实和你学习好不好,是否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太大关系。而是和一个人的心理能量以及他的心理韧性更相关。从整个人生长河来看,维护好孩子的内心能量场远比盯着孩子的成绩更重要。当下的大环境更要呵护好孩子的内心能量前两天,我在 这篇文章里说。一个孩子的期末已经让我心慌气短。两个孩子的期末,更是雪上加霜。以前只有小张一个孩子上学,期末还能陪他一起要要劲儿。但是,吉米也开始上学后,两个孩子的期末,简直是要命。那篇文章,引起了很多姐妹的共鸣。有名校毕业的家长来现身说法,说自己的孩子,成绩稳定得让人害怕。也有家长说,在期末考试这个节骨眼儿上。看到自己家孩子一点不着急,各种墨迹,真是忍不住口吐芬芳。我知道,很多关注三妈的姐妹,自己本身就很优秀。也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。但在这个成绩卷成麻花的时代,如果自家孩子在学习上表现没那么好。也别觉得天塌了,活不下去了。尤其是现在的时代变革这么快。未来究竟会变成啥样儿,我们谁都很难预料。所以,不如像我那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说的,先保护好孩子内心的能量。将来,即使他的成绩没那么好,也可以在极速变化的世界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。1、多养养孩子的心理韧性之前,我看过一本如何培养孩子心理韧性的书。在这本书里,作者说,很多人都认为,心理韧性强的孩子,应该总是很快乐,很少不开心。实际上,这是人们对快乐的一种过分追求,对恐惧和苦难的本能逃避。真正的心理韧性,应该是忍受痛苦的能力,是迎难而上的勇气,是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镇定的韧劲儿。所以,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,首先要接纳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。允许孩子快乐,也允许孩子失落、悲伤、不高兴。我们越是强调让孩子高兴、快乐,孩子长大后越可能成为焦虑的人。因为,你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痛苦。所以,当孩子有压力或者不开心的时候,不要总急着想着让他立马开心起来。不如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,允许孩子去体验日常生活里的痛苦,允许他们犯错。这对孩子来说,也是很宝贵的体验。有了这些体会,他长大后,就不会轻易被苦难打到。因为他知道,痛苦会来,但是它也会走。换句话说,咱们也别总想帮孩子挡掉生活里的那些小苦小难。可以把它当做成长的试炼,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,学着如何与痛苦相处,如何解决问题,不断磨练自己的心理韧性。我看了这本书后,感觉很受启发,所以,今天也把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。2、维护好孩子的内心能量场我之前说,吉米从开学到现在,一直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。老师说,他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很多时候都在神游。我和老张商量,要不和老师说一下,给他往前调调吧。让老师盯着他一点儿,是不是他就能认真点儿听课了?老张说,还是不要了。因为吉米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个子高,所以才坐最后一桌。你现在突然间让老师把他往前调,就打破了他的心理舒适区。这会让他感觉非常不适应,没准更容易搞出问题。我想了想,觉得有道理。孩子的学习虽然很重要。但是维护好他的内心能量场也很重要啊。即使他的成绩没那么好,但也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、浑身都是毛病。得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有闪光点,让他们喜欢自己,这样的日子才有光啊。所以,我们还是决定,现阶段先让他再适应适应,之后再观察看看。3、还是要给孩子充分的爱要是换在几年前,我可能会觉得这句话太俗套。但是随着小张逐渐长大,以及看了身边一个个扎心的例子后。我逐渐体会到,养娃一场,最重要的,的确是亲子关系。我听过父母和孩子互相殴打的例子。也听过孩子到了青春期,就不和父母说话的例子。孩子越大,你就越会发现,你们之间能否顺畅地沟通,能否愉快地聊天。都要看你们之间的情分深不深。这种情分,当然是靠日常生活里,你对孩子的陪伴、接纳和关照积累起来的。如果过分看重孩子成绩,不顾及孩子的感受。就很容易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。这一段儿,我总喜欢看「李诞小卖部」。他对亲子关系的一些看法,也让我挺受用。他说,做父母不需要跟孩子诉苦,而是要多鼓励。父母之恩在于托举,相信孩子一定会找到他自己喜欢的东西。他还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多给他可能性,给他机会。不要只要求成绩,孩子的能量是我们想象不到的。正值期末季,说实话,挺让人抓狂的。但是孩子没心没肺的笑,让你觉得,在孩子牛和孩子健康面前,如果是单选,你选哪个?于是,释然了。总之,不论考好考坏,期末这一章就让它翻篇儿吧。接下来,我们该想想,寒假去哪玩了。有很多姐妹催我来一篇北京寒假游的攻略。你们的要求,必须安排!我会尽快赶出来,大家等我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